close

在宮鬥劇中,沒有反派是鬥不起來的,這樣女主角才更可憐,反派被踩的時候大家才嗨。但有些反派壞的沒頭沒腦,有些卻讓人討厭不起來,《如懿傳》的壞女人故事很多,有些你可能還很愛,那究竟誰才是實至名歸壞女人?

如懿传》大结局盘点和《延禧攻略》五大对比|如懿传|延禧攻略|对比_新浪娱乐_新浪网

※同場加映:【影情】《如懿傳》太深刻的愛,碰上太自私的你[好雷]

高晞月

壞心程度««««
可憐之處«««

如懿傳》她最傻!被不聰慧的高晞月扳倒,最大的敗因是自己...-我們用電影寫日記- 冒牌生:寫作• 旅行• 生活

  與其說她是壞,不如說她是幼稚。雖然她對付如懿毫不手軟,但高貴妃的壞其實有點傻白甜,你真的很難討厭她,反而覺得她傲嬌得可愛。奇怪的是演員童瑤其實不算美女(應該說她時裝比較美),可見演員功底。

  高貴妃做的壞事並不少,但她的「針對性」很強:她只針對如懿。一則她以為富察皇后想要這麼做,二則她自己也確實討厭如懿。她和富察皇后忌憚如懿的理由很簡單:弘曆選福晉時差點遞給青櫻玉如意的行為實在缺腦子。

  高貴妃內心面對如懿始終有種自卑感,一則源自乾隆初始對如懿的另眼相看,另一則是出身。如懿雖然來自落魄的烏拉那拉氏,但到底還是上三旗,血統擺在那裡。高貴妃的父親雖然是前朝重臣,但終究出自漢軍旗包衣,包衣的意思就是「奴才」,這是她擁有多高貴的頭銜都無法改變的事實。血統問題多嚴重?史上非常受寵的令妃,因為同出包衣奴才,就算生了六個孩子,還抬了旗,終究沒讓她坐上皇后大位。

  因為出身不好,高晞月採取的策略也很簡單:抱大腿。說起忠心,她也真的對富察皇后死心塌地,髒的爛的事她都願意去做,撇開金玉妍和素練的教唆,高晞月的出發點確實是因為皇后。乾隆的態度讓她沒有安全感,表面風光,但她也清楚自己得寵是因為爸爸受重用,否則她永遠是潛邸裡那個仰望青櫻的小格格。

  高晞月也是典型的「惡人沒膽」,阿箬死後她被隨便一嚇就重病不起。因為她不夠壞,真正的壞人是不會怕什麼報應啊冤魂的。如懿恨她嗎?恐怕想笑她的成分更多:妳那麼欺負我,結果到頭來,連誰害的妳都不知道。

  高晞月使壞,更像是一個擔心糖果被搶走、還有被其他小朋友排擠的孩子。她想要乾隆和皇后喜歡她,她想要宮中人人當她是貴妃而不是包衣奴才,她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。但終究,她只是所有人的棋子,包含她的父親。她臨終前擺了乾隆一道,雖然又幹了件壞事,而且再次弄錯了對象,但我們只記得她最後那調皮的樣子,和雪中起舞的美態。因為我們知道,這終究是個身不由己的可憐人。若嫁入平凡仕宦之家,以她的嬌憨、才華、小心思,必定能成為一個受丈夫疼愛的好太太的。

 

富察.琅嬅
壞心程度««
可憐之處«««

如懿传》富察皇后董洁美如当年38岁却没有任何岁月痕迹!_

琅嬅其實背了不少鍋,零陵香手鐲、永璜受虐、哲妃之死、如懿冷宮中體寒,都是她旁邊那個討厭的素練幹的。富察皇后真正做過的壞事,應該只有把蓮心硬嫁給變態王欽。但她原本也不知道王欽如此噁心,最多只是見死不救有點過分。如懿進冷宮之後,她也只是默許高晞月和金玉妍一頓瞎搞。說白了,富察琅嬅並不是壞,她只是一個凡人,卻坐在國母大位上,用凡人的小雞肚腸處世待人。

  富察皇后身上有許多的包袱,她的可憐是因為她想不開,什麼富察家的榮光、皇后的尊嚴、生嫡子的壓力,都是家庭教育洗腦的結果。乾隆雖然不是非常愛她,其實對她還是不錯。可惜她有個城府太深的額娘,正所謂「汲汲營營於富貴」,瑯嬅的幸福就是這麼毀了的。

  做一個國母,和做一個妻子,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。富察皇后擁有一個好妻子的條件:顧家、勤儉、孝順。但做一個皇后,更需要的是肚量,這恰是她最缺乏的東西。清朝絕少廢后,清世宗順治好不容易廢后還被朝野一頓臭罵,所以做皇后根本不必鬥,她只要專心生兒子就幾乎立於不敗之地了。她其實也不太在乎乾隆給她的愛有多少,她更看重丈夫給予的地位和尊榮,愛只不過是鞏固家族榮寵的工具。骨子裡,她和如懿要的就不是同一個東西,她只要表面寵愛,乾隆也一直配合演出,她根本無須和如懿較勁。

  富察皇后並不是個壞女人,她做的壞事出發點只是自我中心,這樣的心胸是幹不了什麼大事的。到臨死前,她還在因為私心要干涉下一任皇后的人選──妳都要死了,管得了嗎?何必破壞自己在老公心中的形象?

  雖然她揹了很多鍋,但自己的貼身侍女作惡無數,她御下不嚴是事實;璟瑟刁蠻跋扈,她教女無方是事實;永璉因為她的虛榮被逼出病來,她為母不慈也是事實。皇帝猜疑她,太后不滿她,娘家利用她,同盟算計她,她真的很賢能嗎?如懿做皇后時雖然辛苦,但她在後宮有一大票鐵桿粉絲長期支持;琅嬅對自己唯一忠心的同盟高晞月,非但不保護,還一腳踢開,卻信任起狼子野心的金玉妍。後宮形同女子的朝廷,她做不到知人善任,也沒有君王胸懷,何來的賢?

  和其他壞女人比起來,瑯嬅這個不算反派的反派,實在是個太平庸又不可愛的女人。

 

金玉妍
壞心程度«««««
可憐之處«««««

如懿传》嘉妃手上6条人命,炩妃5条,为什么炩妃却格外招恨? - 知乎

她壞到極處,卻也可憐到了極處。在后宮,金玉妍是最需要努力的女人,因為她除了自己,什麼勢力也沒有。她唯一的武器就是美貌,還有一個極能生的肚皮。她的目標很明確:她要讓兒子成為下一任大清皇帝。她一點都不在乎乾隆是否愛她,她爭寵,只是為了獲得地位,讓母族獲得更好的政治優勢,更因為,在遙遠的家鄉有她深愛的男人,把這個重責大任委託給了她。

  金玉妍看似非常精明,她裝作大大咧咧的樣子,讓整個后宮雞飛狗跳。但從出發點看,她又是最傻的那一個:被心愛的男人送上別人的床,居然還是死心塌地。即便在清宮待了二十多年,孩子都生了一大把,她還心心念念都是母族的那個世子。

  或許愛情就是這樣,越有距離,越是美好。記憶中的戀情,總是比身在其中的令人珍惜。金玉妍在少女時期得到的一個微笑,居然就這樣壓過了二十多年同床共枕的正牌丈夫。別人說世子一句不好都能引得金玉妍雷霆大怒,乾隆的貶斥卻只讓她擔心地位動搖──弘曆對她,只是一個睡起來不討厭的男人而已。

  如果拿掉對愛情的執念,金玉妍其實是個優秀的女人;她色藝雙全、善解風情、膽大心細,但她也是毀在這樣出色的條件。試想天下美女如此多,玉氏為何偏要選她做貢女?因為玉氏世子政治野心需要的謀算,確實只有金玉妍這種膽識的女人能勝任。她也不僅僅是壞,能將永珹教育成乾隆一度最喜歡的兒子,這絕對不是個繡花枕頭能做到的。能討乾隆歡心,能養出色的孩子,能操弄內外命婦都抱團簇擁,這樣的手腕,能怪她覬覦皇后寶座嗎?如果不是她心心念念玉氏的囑託,穩穩當當平步青雲,金玉妍至少能在後宮風光一世,但這些都隨著她錯誤的情意付諸東流。

  金玉妍是個有心而無心的人。當我愛著你,我願意把全世界都送給你;當我沒有愛,天王老子我都不放眼裡。她為非作歹,因為那是她唯一能對愛情做的事:答應你的,我務必給你做到。她的愛情之路上灑滿了鮮血,這些血,填補了她對愛情虛幻的執著。她也是如懿的反面寫照:當一個真心實意的女人碰上了負心漢,無論妳有如懿的溫柔善良體貼退讓,或者金玉妍的不擇手段積極進取,仍然換不來男人一絲真實的心疼。

 

白蕊姬
壞心程度««
可憐之處««««¶

如懿传》之玫嫔:比男人不爱你更可悲的是,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- 知乎

咱們玫嬪娘娘雖然可愛又可憐,但其實也幹過幾次壞事,包含曾經誣陷如懿,還有害死富察皇后。考量到她受到太后控制,前期對如懿下手也是情有可原。害死富察皇后和永琮更是被多方誤導的結果,讓她以為是在給孩子報仇,所以好像也情有可原。

  雖然害過如懿,但蕊姬並不討厭如懿,大概是因為她其實也不愛皇上吧。她最大的好處是,既然做人棋子,就有棋子的自覺,所以她對太后頗為忠心,也沒有妄想過乾隆會多愛自己。皇帝拿我當玩物,其他嬪妃嫌我出身低,都沒關係,只要有孩子,我就有一個能愛的人了。孩子死產的時候她的傷心真是可憐到極處:不久之前還能感覺到的心跳,突然說死就死了,還是個她連見一面都不能的怪物畸胎,對於一個母親來說,該是多嚴重的創傷。

  蕊姬一路走來,都是身不由己。就連她學的樂器,都不是她的選擇──她擅長的是月琴,被迫改成琵琶(應該是太后為了迎合弘曆,先帝喜好應是托詞),所以她一直彈不好;就像被迫進入後宮的人生,她也一直走不好一樣。其實她的本性善良又單純;她自己因為硃砂失子,當海蘭懷孕故意用硃砂為如懿脫罪,找她哭訴時,她握著海蘭的手比誰都急;當阿箬下硃砂的事跡敗露,蕊姬發瘋一樣當眾狠狠搧了她幾巴掌,那不是一個在後宮爭寵的女人,而是一個心碎的母親在找公道。如果她的孩子順產,她大概會成為和純妃一樣,一心一意只想做個母親吧。

  白蕊姬之所以可憐,同樣在於愛而不可得:只不過她的愛不是自己選的,是所有女人都無法拒絕的天性。她一生都沒有人真心疼惜,太后利用她,皇帝利用她,後宮其它女人也利用她,而她甚至沒有浪費時間和任何人爭論自己為何如此可憐。她並不聰明,但至少她無比真實:哀傷的時候就哭吧,想報仇去做吧。蕊姬的一生並不幸福,但和如懿、金玉妍的真心受凌遲而死相比,至少她沒失去面對自己的尊嚴。

 

珂里葉特.海蘭
壞心程度«««
可憐之處««««

如懿传》张钧甯全开霸气回怼,网友:这样的妹妹请给我来一打_珂里叶特·海兰

讓我們承認吧,小天使海蘭其實也是壞女人軍團的一員,只不過她站隊如懿這方而已。盤點一下她幹過的狠事,包含害死二阿哥、挖坑給永璜和永璋跳、唆使永琪去黑永璜,還有處死凌雲徹。除了最後一項算是給凌雲徹一個解脫之外,其他幾條都是對小孩下手,這點是海蘭比其他大多數女人更陰狠的地方。只給她三顆星是因為她動手次數不多,如果不是如懿一直在約束她,海蘭的手段大概可以隨便弄死更多人。此外海蘭比較傾向挖坑給人跳,至於跳不跳,終究是看對方有沒有起壞念頭。

  海蘭其實不是個很在乎是非對錯的人。她的信條是:誰對我好,我對他千百倍更好;誰欺負我,我死也不會忘(如懿=她本人)。如懿堅持做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,海蘭要做實用一點的蓮藕,深埋淤泥中,乾淨不了,但吸足了淤泥裡的養分,要把上頭的蓮花養得更好。

  海蘭對乾隆沒感情,是超級理所當然的事。她是弘曆在潛邸時期,因為酒醉而「臨幸」的女人;說得好聽,其實海蘭就是被強迫的,弘曆只是個比較高富帥的強暴犯「幸」完甚至直接忘了人家,全靠如懿要求才改善了她的待遇。海蘭前期對乾隆的恐懼可以看出,她根本非常反感這個男人。我們甚至無法想像她和平凡男人相處會有怎樣的結果,因為弘曆的暴行顯然嚇壞了她。海蘭不在乎愛情,她對如懿的守護毫無慾望,她只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女人,需要真心的溫暖,想過得更像個人樣。

  海蘭是個非常看重真心的人。在後宮與她友好的女人也不是只有如懿,純妃跟她的交情其實也不錯。但純妃是一個「你好我好大家好」的人,海蘭很清楚自己與她只是談得來,所以一有需要,她隨手就把純妃給黑了;永璜背後對如懿出言不遜,海蘭非把這個有點忘恩負義、但也情有可原的孩子搞倒不可。因為永璜辜負、利用了如懿的真心,這是海蘭最難容忍的。永琪不小心露出一點私心,她便疾言厲色的訓了老半天。金玉妍心中永珹不如玉氏王爺重要,海蘭心中永琪也比不上如懿要緊。永琪也不是傻子,怪不得後來他很多事情都瞞著海蘭,才讓胡芸角趁虛而入。

  雖然海蘭在後半部劇中看似神威勇猛、大殺四方,我卻以為,海蘭是個非常可憐的女人。不只是因為如懿和永琪死後她在宮中孤獨終老,更是因為她這一生,從沒享受過正常女子的快樂與幸福。別人渴望的榮華富貴,只是海蘭安身立命的依靠。她所求不多,但很純粹,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沒辦法太在意她害過人的原因吧!

 

愛新覺羅.璟瑟
壞心程度««
可憐之處

如懿传中,为何都是公主,和敬要远嫁,恒缇却能留在京城?_

璟瑟不壞,但很討厭。雖然是高貴的嫡公主,但行為實在很中二屁孩。比方明明後宮諸嬪妃是她的庶母,但她的態度卻像在對待奴才;嫁出去後過的不開心,回娘家卻搞得像自己才是主人。璟瑟的驕橫,讓富察皇后的賢能很難有說服力。相比之下,溫婉知禮的恆媞和恆娖,讓太后的教養功夫明顯高出不少。

  與其說璟瑟是壞,不如說她是無知。她的高傲和自以為是,在後宮幾次被拿來利用,她卻從來都毫無所覺。甚至她察覺衛嬿婉的真面目之後,也沒檢討過自己是最有力的幫凶。在她心中,自己永遠是對的,因為她是「主子」。她這種以身份自持的態度,和她父母完全一個樣:一對口口聲聲「朕是大清的皇帝/皇后」的家長,難怪璟瑟會有嚴重的階級意識。

  璟瑟對嫡公主身份的強調,部分也出自對家庭關係的不確定感。她的母親是大清最尊貴的女人,但這尊貴又完全仰賴她父親的恩賜。她會非常討厭如懿,也是因為如懿的存在,差一點讓她的母親由妻變妾,她當然也就成了庶出。乾隆對如懿的寵愛,不但對富察皇后造成威脅,對璟瑟一樣是根刺。父母之間互相的疑心,也增強了她的不安全感。而富察皇后的「女兒無用論」更深深的刺傷了璟瑟,她才一直想用自己的尊貴出身來強調存在感。

  以一個公主來說,璟瑟是個討厭鬼,但以一個女兒和姊姊的身份來說,她卻頗為盡責。她討厭如懿、扶持衛嬿婉,不是因為排斥這個「繼母」,而是排斥自己母親的仇家。她被母親的怨恨矇蔽了雙眼,導致她從來沒有公平的審視過如懿這個人。她對乾隆一向稱呼如懿為皇后,直到如懿斷髮的那晚,匆匆趕來的璟瑟看見了她眼裡的決絕和死心,脫口而出:「皇額娘她怎麼啦?」璟瑟看見一個被逼到絕境後終於崩潰的女人,就和她的母親一樣;只不過如懿崩潰的是感情,琅嬅崩潰的是身心,璟瑟喊出的皇額娘三字便是一種直覺聯想。璟瑟的這兩個皇額娘,面對她的渣男爹,同樣的淒涼。

  雖然無心,但後宮女子許多的苦,還有乾隆晚年的不幸福,璟瑟其實需要負一部份的責任。她唯一的可憐之處只是遠嫁後婚姻不幸,但這也是所有皇家公主為享盡榮華必須付出的代價而已。這個眼睛長在頭頂的女子,終究還是麻木的、自滿的繼續過著她高高在上的一生。

 

索綽倫.阿箬
壞心程度««««
可憐之處

如懿传》阿箬结局被施以猫刑都是爱慕虚荣酿的悲剧_乾隆

這個角色在本劇裡其實相當的突兀。她和如懿從小是一起長大的,即便在叛主之前,她的言行舉止卻一點都不像如懿。她在螽斯門前對蓮心的羞辱毫無來由,對惢心也態度極惡劣,如懿明明知道但也沒怎麼處理,這是她的失算之處。阿箬愛好虛榮、囂張跋扈,這些行為不可能在入宮前都沒徵兆,烏拉那拉氏府邸居然容許這種貨色當嫡出小姐的侍女,實在不太合理。

  撇開這些不談,阿箬的壞算是沒什麼好同情的。她在後宮壞女人的行列裡屬於智商也比較缺乏的,沒什麼可憐身世(在如懿身邊吃好睡飽穿新衣的),叛主的動機只是因為被主子講了兩句。更好笑的是,她不知哪來的幻想,居然覺得皇帝對她有意思。不知本分,不懂進退,阿箬的壞實在沒什麼根據,討厭程度和《甄嬛傳》裡的浣碧有的比,觀眾應該只想要看她快點遭到報應,就再也想不起她了吧!

 

衛嬿婉

壞心程度«««««
可憐之處«¶

如懿传》曝卫视版片花周迅与李纯对峙火药味十足|李纯|周迅|如懿传_新浪娱乐_新浪网

這個女人幹下的壞事實在又多又出格,壞到廣電總局都看不下去,出手要劇組將令妃封號改掉以免有辱孝儀純皇后本尊。《甄嬛傳》裡的皇后和華妃加起來都沒她一個人幹的事誇張,老實說這算是本劇的敗筆——沒人有必要做那麼多壞事,為了壞而壞,太沒勁了。她的壞,只是要凸顯如懿的慘而已。

  衛嬿婉身上有一種濃重的市儈氣息。不管她後來是否學會料理燕窩,能不能分辨甜白釉,都掩蓋不了她小門小戶的格局。她母親貪圖宮中財物,她貪圖宮中的地位榮華,這是家庭教育導致的結果。她不愛乾隆,也不在乎乾隆是否愛她,這點腦筋倒是很清楚:帝王的愛何曾持久?哪有金銀珠寶可靠?

  衛嬿婉是典型的慾壑難填。少時的她被娘家掏空的太嚴重,等摸到了一點點榮華,就要將那些虧空填補得倒凸出來。不管是虐待她的金玉妍和皇后,還是善待她的如懿,她都只看見她們華麗的衣裝首飾,無視她們的如履薄冰和長夜孤寂。如懿給過她幸福的機會,是她自己選擇往這華麗的牢籠鑽。

  衛嬿婉宮鬥的手腕其實也並不高明,缺乏以前宜修和安陵容的「精緻感」;她只是一直殺一直殺,剛好有金玉妍這個擋箭牌,然後把隊友當作拋棄式的使用而已──這麼陰損的招很難有人想到。貞淑被趕走的時候,金玉妍哭得半死不活;高晞月臨終前,還安排好了茉心的去處;惢心斷了個腿,如懿當眾給她報仇。反觀衛嬿婉,她團隊裡的盡忠、瀾翠、王蟾、春蟬都算忠心又能幹的了,居然沒有一個讓她放過;更可怕的是,這女人狠起來,連自己親娘都犧牲了。前半部她娘把她榨乾了都孝心不減,結果做了嬪妃卻一推二五八,可見換了位置真的換了腦袋──至少她娘一死,換的是她幾年榮華富貴,這算盤多會打。

  做壞事也必須要有動機,如果沒有,犯人就必須有點精神病。劇本在塑造衛嬿婉時似乎忽略了這點:顯然她精神很正常,但許多壞事她都沒什麼道理的幹。她自己偷吃舒妃的假坐胎藥,生不了孩子,結果怪到如懿和舒妃頭上,非把舒妃逼死不可(誰知道你偷吃人家東西?人家兒子死了已經夠慘了);討厭金玉妍,但何必設計她的狗攻擊如懿的兒女?她自己當時沒兒子,被抓到謀害皇嗣是誅九族的死罪,冒險毫無意義;親信殺了一大把,但殺完以後,你還那麼多壞事沒收尾,誰來幫你賣命?

  衛嬿婉唯一值得稱許的只有上進心。前有安陵容,後有衛嬿婉,差別是安陵容的壞有底線,牽涉到自己父親,她什麼都願意犧牲,也曾經真心的待甄嬛好;衛嬿婉萬事出發點都是自私,母親、兄弟,甚至兒女。她對凌雲徹所謂的情意,我們看到的仍是凌雲徹的付出,還有她不斷的開口索取。她壞起來毫無靈魂,不像高晞月和金玉妍,再壞你都討厭不了她們,只是會去想,如果再多一點幸福快樂,她們是不是就能繼續作天真爛漫的自己了。

  人太自私,下場是很寂寞的。太后告訴福珈,年紀大了只想要女兒在身旁,多位高權重的女婿她都不要。當她為恆娖無私了一回,拿到能和女兒相依的聖旨時,臉上有掩不住的喜悅。全劇最自私的兩人,乾隆和衛嬿婉這對夫妻,他們很快樂嗎?他們把所有人當作旗子,最終天天活在猜忌裡,害怕自己成了那個被算計之人。衛嬿婉沒有想過,假若她的人生真的走到了至高尊位,當她鬥無可鬥之時,她的人生還會剩下什麼呢?

 

如懿傳各宮“全家福”,翊坤宮、延禧宮討喜,最後一個太搞笑

差點死光的永壽宮團隊,跟錯老闆就是命不好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zel 的頭像
    Hazel

    Hazel大小視

    Haz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